2025国际能源、生态与环境大会
欢迎参加ICEEE 2025
国际能源与环境科学学会年度会议——2025年国际能源、生态与环境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25, ICEEE 2025)将于2025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将为国内外科学家、研究人员、工程师及政府官员搭建一个跨学科交流平台,围绕能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和环境恶化等全球性议题,探讨并展示最新技术、最新环境政策以及能源、生态与环境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WELCOME TO ICEEE 2025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25 (ICEEE2025), will be held at Berlin, Germany on August 29-September 2, 2025. ICEEE will create such a forum for scientists, researchers, engine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home and abroad with cross-discipline concerning energy shortage, ecosystem degradation and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coming together to discuss and present the latest technology, new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s well as future direction and trends in energ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组织单位
-
国际能源与环境科学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EES)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German-Sino Promotion Centre for Environment and Energy, DCZUE e.V.)
-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协办单位
-
柏林工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Gesellschaft chinesischer Akademiker an der TU Berlin e.V. )
ICEEE 2025 will include invited keynote speeches, plenary sessions on topic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主题一:能源(Energy)
-
智能能源网络
-
Smart energy networks
-
能源信息系统管理
-
Energy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
基于云技术的创新能源架构
-
Innovative energy architectures with cloud technology
-
先进储能技术
-
Advanced energy storage
-
电池及电动汽车/船舶/飞行器
-
Battery and electrical vehicles/ ships/flights
-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
Renewable energy and clean energy
-
能源系统的建模、仿真与优化
-
Modelling,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energy systems
-
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
-
Efficiency energy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
能源经济学,包括生命周期评价与审计
-
Energy economics including life cycle assessment and auditing
-
可再生能源政策与融资
-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and finance
-
废弃物能源化
-
Waste-to-energy conversion
-
城市规划与能源景观
-
Urban planning and energy landscape
-
全球能源危机及其影响
-
Global energy crisis and impacts
主题二:生态(Ecology)
-
能源生产的生态环境影响
-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energy production
-
虚拟现实、3D应用与沉浸式可视化
-
Virtual reality, 3D applications, and immersive visualization
-
基于GIS的能源网络
-
Energy network based on GIS
-
能源与物质代谢
-
Energy and materials metabolism
-
基于代理的建模
-
Agent-based modelling
-
城市化与可达性
-
Urbanization and accessibility
-
城市经济与能源投资
-
Urban economy and energy investment
-
基于智能算法的决策支持
-
Intelligent algorithm-based decision support
-
全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global natural resources
-
可持续的工农业生产
-
Sustainabl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
可持续城市
-
Sustainable cities
-
废弃物管理策略
-
Waste management strategic
主题三:环境(Environment)
-
可持续交通与智能交通系统
-
Sustainable transport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
城市气候政策与分析
-
Urban climate policy and analysis
-
能源利用与城市空气质量
-
Energy use and urban air quality
-
城市规划与能源景观
-
Urban planning and energy landscape
-
面向能源管理系统的大数据与可视化
-
Big data and visualization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
减排、碳捕集与封存 (CCS)
-
Emission reductio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
可持续纳米技术
-
Sustainable nanotechnology
-
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综合规划
-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planning
-
水质保护与污染控制
-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
土壤保育、废弃物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Soil, waste,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关键日期(KEYDATES )
-
投稿开放:2025年3月25日
Submission Open: March 25, 2025
注册开放:2025年5月1日
Registration Open: May 01, 2025
初稿提交截止:2025年6月1日
Draft Deadline: June 01, 2025
录用通知:2025年6月15日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June 15, 2025
“早鸟”优惠截止:2025年6月30日
Deadline for Early-bird: June 30, 2025
论文全文提交截止:2025年7月31日
Deadline for full paper: July 31, 2025
在线注册截止:2025年8月15日
Closure of Online Registration: August 15, 2025
-
在线注册网址:
-
投稿系统已开放,您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提交您的论文:
-
The submission system is open, You can submit your paper via:
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iceee20250
主旨演讲嘉宾(Keynote Speaker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https://iceee.info/,
or contact:iceee2025@iceee.info.
All papers will be peer reviewed before being accepted for ICEEE2025.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will recommend high quality papers, which are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for further consideration of publication in the prestigious journals, including Applied Energy (Thematic special issue), and Energ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Best Paper Award, Best Paper for Female Researchers, and Young Scientist Award will also be awarded.
游览柏林(Excursion)









环保部杂志 刊登环能中心专题报道
《环境保护》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国家级环境保护类期刊,环境保护部工作指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16年第24期刊登中心专题报道文章《中国梦,环保梦:合作创新推进中德绿色发展——记海外华人公益环保机构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 文章内容如下: 通过国际合作推进环境能源科技创新及其区域化应用实践,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为促进中德两国企业、政府及研发机构在环境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的交流与合作, 2013年,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www.dczue.com,以下简称“德中环能中心”)于德国柏林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为中德环境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联合研发、产业合作及公益事务提供专业服务。 根据德国联邦环境(BMUB)的统计,在环境技术出口方面德国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高达14%(2013年)。尤其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土壤、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等环保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德国公司在环保专利技术登记方面稳居世界头名,并以高新技术为主的解决方案作为环保为主导。在中国,由于过去长期粗放型发展及历史客观原因,我国环保市场需求巨大,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增加值年增速将超过20%,总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使得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市场。德中环能中心作为中德环保领域的纽带和桥梁,一方面协助国内的环保从业者加强同世界先进的联系和互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国际,另一方面鼓励并带动更多海外留学创业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投身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2013年以来,德中环能中心秉承“以知识共享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组织40余场交流活动和相关项目合作,例如中德双方考察、留德博士回国交流、中德科研合作、“聚焦环能”系列论坛等。 “春晖计划”博士交流团 2014年起,在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和教育部“春晖计划”的支持下,德中环能中心已经连续三年组织德国环境能源领域的博士团回国考察,累计实地走访北京、上海、银川、拉萨等十五个城市,和当地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累计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六十多份,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德环境能源的交流合作,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之间的对话交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德中环能中心始终心系祖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科技进步,先后组织学者远赴西藏、青海、宁县等地区开展科技交流与科研项目合作对接活动,为祖国西北边陲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环保部长陈吉宁在全国环保系统“十三五”对口援藏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环保援藏工作水平、全力支持西藏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16年7月,德中环能中心理事长周旷昕博士带领留德人才薛冰博士、武建双博士、张慧文博士等一行远赴青海及西藏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座谈会及学术报告会12场,签订“一对一”青年春晖人才合作协议20余项。例如,与西藏大学的青年学者就“高寒高海拔地区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青藏高原地区环境演变与气候变化关系”等问题开展研究合作;在与青海省三所高校的交流过程中,中心提出了联合建设“中德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的提议并得到了青海高校领导及老师的一致支持,当即召开会议落实了牵头单位与工作机制,将平台建设落到实处。 宁夏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中枢位置,是国家重要的煤电化基地和新能源开发示范区。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2014年11月,德中环能中心博士团一行八人访问宁夏相关企业及高校,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积极出谋划策。例如,柏林工业大学高级研究员张永军博士提出在处理煤化工高盐度污水时使用新型电容吸附技术脱盐并结合强化生化处理技术这一思路,得到了当地企业的积极响应,为了更好对接国内环保项目,张永军博士主动放弃了德国大学的高薪职位,于2016年正式回国工作并继续就此项目的合作进行跟进。 参观、考察德国环保企业 作为全球环境能源技术的领先者,德国在环境能源领域的具体实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为了更好接触、了解和体验德国先进的节能、环保的项目和设施,德中环能中心坚持组织德国企业考察行活动,诸如参观柏林Schoenerlinde污水处理厂、Vattenvall发电厂, BSR 的垃圾焚烧设施,柏林新型示范节能建筑、宝马电动摩托车生产厂、空客A380飞机生产线等。 以垃圾焚烧厂为例:从2005年开始,德国就全面禁止直接填埋未处理过的生活垃圾,因此,垃圾焚烧是德国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位于柏林市中心的BSR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Ruhleben垃圾焚烧厂每年大约处理生活垃圾53.4万吨,约占柏林市生活垃圾总量的60%。对于周围的居民来说,最关心的当属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和废渣如何处理,是否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Ruhleben垃圾焚烧厂于2012年投入使用了欧盟最大的垃圾焚烧系统,年处理30万吨不可回收垃圾,而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废气中二噁英(Dioxin)的含量只有法律规定的限值的百分之一,且所有的排放的废气指标都会对民众开放。同时,作为德国最大的城市垃圾收集服务提供商,BSR由柏林地方政府独资拥有,虽然是公共事业单位,但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政府除了减免其19%的企业增值税之外并没有额外的财政补贴,居民缴纳的垃圾处理费是该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 促进中德科研合作 2015年底,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正式发布了首个国别战略文件《中国战略——与中国研究、科学、教育合作战略框架》文件,其中可持续水管理、城市化、可再生能源等专业领域列为重点措施。德中环能中心积极参与到中德环境科研合作项目中,如中德创新计划“清洁水”专项、欧盟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等。 […]
第四届德中环能年会在汉堡成功召开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德中环能”)第四届年会于2016 年12月3日至4日在德国汉堡成功举行。80多位来自中德环境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及企业人士齐聚一堂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年会包含参观空中客车集团,学术论坛和海报展。驻德使馆教育处一秘房强老师应邀参加活动并在年会上致辞。 […]
2016 德中环能年会-相聚汉堡,详细日程
2016 德中环能年会-相聚汉堡 4. Jahresforum Deutsch-Chinesisches Zentrum für die Förderung der Umwelt- und Energie e.V. (DCZUE) 环境科技创新,建立环境科技国际合作平台,吸引全球环境科技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力量。由海外环保领域学者创办的公益性机构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法院注册号:VR 32822 B),2013年成立于德国首都柏林,联合在德企业家、在欧专家学者等产业及学界人士,旨在为德中两国企业、政府及研发机构提供集成交流平台,促进中德合作,推广先进技术,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的年会上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不仅带您参观德国尖端技术代表企业空客公司A380飞机生产线,同时邀请中德环境领域的学者带来前沿的主题报告,提供一次环境领域的开放式的交流知识共享的机会。 […]
2016 德中环能年会通知
2016 德中环能年会-相聚汉堡 空客参观+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系列活动 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年末,德中环能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年会活动,12月3日~ 4日愿与在德环能人一同相聚汉堡,共襄盛举! […]
Call for Proposals 2016德中环能年会征稿通知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将于2016年12月3日到4日在汉堡举办“2016年德中环能年会”。本次年会由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主办,汉堡学生会协办。年会将邀请德国环境与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做主题报告,并围绕近年来中德环境与能源领域的最新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展开讨论。 […]
2016IFAT环境博览会活动报名 截至5月30日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和将在2016年IFAT展会期间组织在德环境能源专业的学生学者一起参观展会并进行小范围交流会。还有门票送出:报名截至5月30日。 […]
环保部杂志 刊登环能中心专题报道
《环境保护》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国家级环境保护类期刊,环境保护部工作指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16年第24期刊登中心专题报道文章《中国梦,环保梦:合作创新推进中德绿色发展——记海外华人公益环保机构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 文章内容如下: 通过国际合作推进环境能源科技创新及其区域化应用实践,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为促进中德两国企业、政府及研发机构在环境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的交流与合作, 2013年,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www.dczue.com,以下简称“德中环能中心”)于德国柏林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为中德环境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联合研发、产业合作及公益事务提供专业服务。 根据德国联邦环境(BMUB)的统计,在环境技术出口方面德国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高达14%(2013年)。尤其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土壤、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等环保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德国公司在环保专利技术登记方面稳居世界头名,并以高新技术为主的解决方案作为环保为主导。在中国,由于过去长期粗放型发展及历史客观原因,我国环保市场需求巨大,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增加值年增速将超过20%,总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使得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市场。德中环能中心作为中德环保领域的纽带和桥梁,一方面协助国内的环保从业者加强同世界先进的联系和互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国际,另一方面鼓励并带动更多海外留学创业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投身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2013年以来,德中环能中心秉承“以知识共享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组织40余场交流活动和相关项目合作,例如中德双方考察、留德博士回国交流、中德科研合作、“聚焦环能”系列论坛等。 “春晖计划”博士交流团 2014年起,在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和教育部“春晖计划”的支持下,德中环能中心已经连续三年组织德国环境能源领域的博士团回国考察,累计实地走访北京、上海、银川、拉萨等十五个城市,和当地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累计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六十多份,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德环境能源的交流合作,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之间的对话交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德中环能中心始终心系祖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科技进步,先后组织学者远赴西藏、青海、宁县等地区开展科技交流与科研项目合作对接活动,为祖国西北边陲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环保部长陈吉宁在全国环保系统“十三五”对口援藏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环保援藏工作水平、全力支持西藏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16年7月,德中环能中心理事长周旷昕博士带领留德人才薛冰博士、武建双博士、张慧文博士等一行远赴青海及西藏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座谈会及学术报告会12场,签订“一对一”青年春晖人才合作协议20余项。例如,与西藏大学的青年学者就“高寒高海拔地区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青藏高原地区环境演变与气候变化关系”等问题开展研究合作;在与青海省三所高校的交流过程中,中心提出了联合建设“中德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的提议并得到了青海高校领导及老师的一致支持,当即召开会议落实了牵头单位与工作机制,将平台建设落到实处。 宁夏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中枢位置,是国家重要的煤电化基地和新能源开发示范区。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2014年11月,德中环能中心博士团一行八人访问宁夏相关企业及高校,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积极出谋划策。例如,柏林工业大学高级研究员张永军博士提出在处理煤化工高盐度污水时使用新型电容吸附技术脱盐并结合强化生化处理技术这一思路,得到了当地企业的积极响应,为了更好对接国内环保项目,张永军博士主动放弃了德国大学的高薪职位,于2016年正式回国工作并继续就此项目的合作进行跟进。 参观、考察德国环保企业 作为全球环境能源技术的领先者,德国在环境能源领域的具体实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为了更好接触、了解和体验德国先进的节能、环保的项目和设施,德中环能中心坚持组织德国企业考察行活动,诸如参观柏林Schoenerlinde污水处理厂、Vattenvall发电厂, BSR 的垃圾焚烧设施,柏林新型示范节能建筑、宝马电动摩托车生产厂、空客A380飞机生产线等。 以垃圾焚烧厂为例:从2005年开始,德国就全面禁止直接填埋未处理过的生活垃圾,因此,垃圾焚烧是德国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位于柏林市中心的BSR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Ruhleben垃圾焚烧厂每年大约处理生活垃圾53.4万吨,约占柏林市生活垃圾总量的60%。对于周围的居民来说,最关心的当属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和废渣如何处理,是否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Ruhleben垃圾焚烧厂于2012年投入使用了欧盟最大的垃圾焚烧系统,年处理30万吨不可回收垃圾,而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废气中二噁英(Dioxin)的含量只有法律规定的限值的百分之一,且所有的排放的废气指标都会对民众开放。同时,作为德国最大的城市垃圾收集服务提供商,BSR由柏林地方政府独资拥有,虽然是公共事业单位,但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政府除了减免其19%的企业增值税之外并没有额外的财政补贴,居民缴纳的垃圾处理费是该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 促进中德科研合作 2015年底,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正式发布了首个国别战略文件《中国战略——与中国研究、科学、教育合作战略框架》文件,其中可持续水管理、城市化、可再生能源等专业领域列为重点措施。德中环能中心积极参与到中德环境科研合作项目中,如中德创新计划“清洁水”专项、欧盟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等。 […]
第四届德中环能年会在汉堡成功召开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德中环能”)第四届年会于2016 年12月3日至4日在德国汉堡成功举行。80多位来自中德环境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及企业人士齐聚一堂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年会包含参观空中客车集团,学术论坛和海报展。驻德使馆教育处一秘房强老师应邀参加活动并在年会上致辞。 […]
2016 德中环能年会-相聚汉堡,详细日程
2016 德中环能年会-相聚汉堡 4. Jahresforum Deutsch-Chinesisches Zentrum für die Förderung der Umwelt- und Energie e.V. (DCZUE) 环境科技创新,建立环境科技国际合作平台,吸引全球环境科技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力量。由海外环保领域学者创办的公益性机构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法院注册号:VR 32822 B),2013年成立于德国首都柏林,联合在德企业家、在欧专家学者等产业及学界人士,旨在为德中两国企业、政府及研发机构提供集成交流平台,促进中德合作,推广先进技术,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的年会上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不仅带您参观德国尖端技术代表企业空客公司A380飞机生产线,同时邀请中德环境领域的学者带来前沿的主题报告,提供一次环境领域的开放式的交流知识共享的机会。 […]
2016 德中环能年会通知
2016 德中环能年会-相聚汉堡 空客参观+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系列活动 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年末,德中环能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年会活动,12月3日~ 4日愿与在德环能人一同相聚汉堡,共襄盛举! […]
Call for Proposals 2016德中环能年会征稿通知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将于2016年12月3日到4日在汉堡举办“2016年德中环能年会”。本次年会由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主办,汉堡学生会协办。年会将邀请德国环境与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做主题报告,并围绕近年来中德环境与能源领域的最新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展开讨论。 […]
2016IFAT环境博览会活动报名 截至5月30日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和将在2016年IFAT展会期间组织在德环境能源专业的学生学者一起参观展会并进行小范围交流会。还有门票送出:报名截至5月30日。 […]
环保部杂志 刊登环能中心专题报道
《环境保护》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国家级环境保护类期刊,环境保护部工作指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16年第24期刊登中心专题报道文章《中国梦,环保梦:合作创新推进中德绿色发展——记海外华人公益环保机构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 文章内容如下: 通过国际合作推进环境能源科技创新及其区域化应用实践,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为促进中德两国企业、政府及研发机构在环境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的交流与合作, 2013年,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www.dczue.com,以下简称“德中环能中心”)于德国柏林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为中德环境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联合研发、产业合作及公益事务提供专业服务。 根据德国联邦环境(BMUB)的统计,在环境技术出口方面德国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高达14%(2013年)。尤其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土壤、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等环保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德国公司在环保专利技术登记方面稳居世界头名,并以高新技术为主的解决方案作为环保为主导。在中国,由于过去长期粗放型发展及历史客观原因,我国环保市场需求巨大,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增加值年增速将超过20%,总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使得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市场。德中环能中心作为中德环保领域的纽带和桥梁,一方面协助国内的环保从业者加强同世界先进的联系和互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国际,另一方面鼓励并带动更多海外留学创业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投身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2013年以来,德中环能中心秉承“以知识共享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组织40余场交流活动和相关项目合作,例如中德双方考察、留德博士回国交流、中德科研合作、“聚焦环能”系列论坛等。 “春晖计划”博士交流团 2014年起,在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和教育部“春晖计划”的支持下,德中环能中心已经连续三年组织德国环境能源领域的博士团回国考察,累计实地走访北京、上海、银川、拉萨等十五个城市,和当地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累计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六十多份,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德环境能源的交流合作,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之间的对话交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德中环能中心始终心系祖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科技进步,先后组织学者远赴西藏、青海、宁县等地区开展科技交流与科研项目合作对接活动,为祖国西北边陲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环保部长陈吉宁在全国环保系统“十三五”对口援藏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环保援藏工作水平、全力支持西藏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16年7月,德中环能中心理事长周旷昕博士带领留德人才薛冰博士、武建双博士、张慧文博士等一行远赴青海及西藏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座谈会及学术报告会12场,签订“一对一”青年春晖人才合作协议20余项。例如,与西藏大学的青年学者就“高寒高海拔地区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青藏高原地区环境演变与气候变化关系”等问题开展研究合作;在与青海省三所高校的交流过程中,中心提出了联合建设“中德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的提议并得到了青海高校领导及老师的一致支持,当即召开会议落实了牵头单位与工作机制,将平台建设落到实处。 宁夏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中枢位置,是国家重要的煤电化基地和新能源开发示范区。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2014年11月,德中环能中心博士团一行八人访问宁夏相关企业及高校,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积极出谋划策。例如,柏林工业大学高级研究员张永军博士提出在处理煤化工高盐度污水时使用新型电容吸附技术脱盐并结合强化生化处理技术这一思路,得到了当地企业的积极响应,为了更好对接国内环保项目,张永军博士主动放弃了德国大学的高薪职位,于2016年正式回国工作并继续就此项目的合作进行跟进。 参观、考察德国环保企业 作为全球环境能源技术的领先者,德国在环境能源领域的具体实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为了更好接触、了解和体验德国先进的节能、环保的项目和设施,德中环能中心坚持组织德国企业考察行活动,诸如参观柏林Schoenerlinde污水处理厂、Vattenvall发电厂, BSR 的垃圾焚烧设施,柏林新型示范节能建筑、宝马电动摩托车生产厂、空客A380飞机生产线等。 以垃圾焚烧厂为例:从2005年开始,德国就全面禁止直接填埋未处理过的生活垃圾,因此,垃圾焚烧是德国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位于柏林市中心的BSR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Ruhleben垃圾焚烧厂每年大约处理生活垃圾53.4万吨,约占柏林市生活垃圾总量的60%。对于周围的居民来说,最关心的当属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和废渣如何处理,是否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Ruhleben垃圾焚烧厂于2012年投入使用了欧盟最大的垃圾焚烧系统,年处理30万吨不可回收垃圾,而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废气中二噁英(Dioxin)的含量只有法律规定的限值的百分之一,且所有的排放的废气指标都会对民众开放。同时,作为德国最大的城市垃圾收集服务提供商,BSR由柏林地方政府独资拥有,虽然是公共事业单位,但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政府除了减免其19%的企业增值税之外并没有额外的财政补贴,居民缴纳的垃圾处理费是该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 促进中德科研合作 2015年底,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正式发布了首个国别战略文件《中国战略——与中国研究、科学、教育合作战略框架》文件,其中可持续水管理、城市化、可再生能源等专业领域列为重点措施。德中环能中心积极参与到中德环境科研合作项目中,如中德创新计划“清洁水”专项、欧盟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等。 […]
第四届德中环能年会在汉堡成功召开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德中环能”)第四届年会于2016 年12月3日至4日在德国汉堡成功举行。80多位来自中德环境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及企业人士齐聚一堂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年会包含参观空中客车集团,学术论坛和海报展。驻德使馆教育处一秘房强老师应邀参加活动并在年会上致辞。 […]
2016 德中环能年会-相聚汉堡,详细日程
2016 德中环能年会-相聚汉堡 4. Jahresforum Deutsch-Chinesisches Zentrum für die Förderung der Umwelt- und Energie e.V. (DCZUE) 环境科技创新,建立环境科技国际合作平台,吸引全球环境科技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力量。由海外环保领域学者创办的公益性机构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法院注册号:VR 32822 B),2013年成立于德国首都柏林,联合在德企业家、在欧专家学者等产业及学界人士,旨在为德中两国企业、政府及研发机构提供集成交流平台,促进中德合作,推广先进技术,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的年会上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不仅带您参观德国尖端技术代表企业空客公司A380飞机生产线,同时邀请中德环境领域的学者带来前沿的主题报告,提供一次环境领域的开放式的交流知识共享的机会。 […]
2016 德中环能年会通知
2016 德中环能年会-相聚汉堡 空客参观+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系列活动 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年末,德中环能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年会活动,12月3日~ 4日愿与在德环能人一同相聚汉堡,共襄盛举! […]
Call for Proposals 2016德中环能年会征稿通知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将于2016年12月3日到4日在汉堡举办“2016年德中环能年会”。本次年会由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主办,汉堡学生会协办。年会将邀请德国环境与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做主题报告,并围绕近年来中德环境与能源领域的最新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展开讨论。 […]
2016IFAT环境博览会活动报名 截至5月30日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和将在2016年IFAT展会期间组织在德环境能源专业的学生学者一起参观展会并进行小范围交流会。还有门票送出:报名截至5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