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能科普:水中的痕量物质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痕量物质来自哪里? 人们离不开化学用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大量的化学合成物质。每天新合成的化学用品达上万种,每年全球化学品生产量大约3亿吨。 […]
痕量物质来自哪里? 人们离不开化学用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大量的化学合成物质。每天新合成的化学用品达上万种,每年全球化学品生产量大约3亿吨。 […]
2017年6月9日,柏林自由大学(FUB)孔子学院将举办国际环保研讨会。 此次会议主题为“中国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机遇与挑战”。会议将邀请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贾绍凤做专题报告。 同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当前的水资源政策及管理。 […]
该报告源自DWA(德国污水、垃圾、水资源管理协会),展现了德国污水处理站净化的效率和能耗。这也是首次将各污水处理站性能对比信息收列其中。该报告也能反应出各废水处理站流程的效率。 […]
餐厨垃圾,顾名思义是指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废弃食用油脂。它富含有机物,是非常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同时容易腐烂和滋生病原微生物产生恶臭。目前国内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 […]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是一个以在线分析仪表和实验室研究需求为服务目标,以提供具有代表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的样品信息为核心任务,运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并配以专业软件,组成一个从取样、预处理、分析到数据处理及存贮的完整系统,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在线自动监测。水质在线自动检测系统能 […]
本周,长江中下游遭暴雨袭击,上海南京无锡等市出现多处积水,再次被网民调侃为“全城看海”。虽然造成此次内涝的原因是极端气候,却也暴露了城市硬件上的问题。在快马加鞭式城镇化过程中,能吸收和储存雨水的软质地表渐渐被硬质地表所取代, 如柏油马路混凝土停车场等等。当暴雨来袭时,大量 […]
中国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制造”(made in world)已开始替代“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随着产业链的跨国转移,任何技术创新都可能引起跨国技术转移,尤其是像绿色环保技术等新兴产业。跨国技术转移中的专利和 相关法律问题是任何企业家都不可忽视的。 […]
2015年3月24日,第十八届柏林国际水展(WASSER BERLIN)在柏林展会中心(Messe Berlin)开幕。3月25日,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参加此次展会并对展会上的新技术和创新项目进行跟踪报道。 […]
德国布伦瑞克(Braunschweig)市运行已半个多世纪的老厂——斯泰因霍夫(Steinhof)的工艺实践演示,从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CH4)中回收的能量不仅可满足其自身供热需要,而且还能提供全厂包括深度处理、营养物利用、出水灌溉在内全部耗电量的79%,相应减少79%的外源CO2。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在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并发表题为《在开放中再续合作黄金季》的演讲。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理事长周旷昕代表中心参加此次论坛并参与环保技术与循环经济工作小组讨论。李克强说,中德合作领域和内容非常广阔和丰富,双方要像吃螃蟹那样,用智慧、技术和耐心抓好落实,把“螃蟹”吃干净,不能吃一口就算了,用中国话说就是要言必信、行必果,确保各项合作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