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环能第七届年会

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德中环能)第七届年会——“中德环能合作”在柏林顺利举行。本届年会得到驻德使馆教育处的大力支持,参加本届年会的人员主要有在德学生、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等。此次年会分为两个半场:上半场包括中德商业合作宏观战略,城市水资源管理(海绵城市和黑臭水体治理),低能耗建筑的中德实践经验分享,以及中德科研合作方向的经验交流;为了进一步提高与会人员的参与度,年会的下半场根据时事热点和嘉宾报告主题展开了中德合作四个主题讨论,参会人员积极讨论。本届年会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会议伊始,主持人陈珊珊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德中环能促进中心的七年发展历程。本届年会旨在发挥在德环境能源从业人员的独特优势,促进两国尤其是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随后上半场嘉宾主题报告环节正式开始。中德商业合作的战略咨询师李嘉楠,对中德商业合作进行了专业的分析。她提到中德商业合作的开展需要不同方式的优势互补,以产生更大效力。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和德国“工业4.0”战略背景下,中德商业合作目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整体呈现了好的趋势。中德商业合作主要集中在十大产业,包括新能源,无人驾驶等。她以商业合作实例,介绍了成功合作的要素,并通过从合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了中德商业合作的注意事项,包括设计、结构和管理等多方面。

汉诺威水文科技研究所ITWH公司的工程师彭赤焰总经理通过海绵城市和黑臭河治理项目介绍德国经验和中国实践。海绵城市概念在中国的提出与实践,对应德国的雨水综合利用概念,为改善硬化道路路面的雨水径流情况,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基于绿地综合考虑改造生态空间,解决城市洪涝等问题开辟了道路。最后,他以岳阳项目、三亚项目为例,介绍了德国经验结合中国海绵城市智慧下,企业在中德合作新模式的重要作用。

德国波茨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产业生态与人地关系研究组组长,薛冰教授,通过其个人学术发展历程、主要执行的中德研究项目(包括洪堡学者项目、德国联邦政府教研部项目等),分享了中德环能合作项目的经验。他从基础设施、技术硬件、起步薪水、团队氛围以及科研职业规划的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德科研工作,分享到科研青年学者要找到自己的发力点,自觉保持信息更新,务必提前做好项目申报准备。他从关于项目申请的案例,指出实践的三条经验:自身技能、知识网络、环境感知。

德国能源署被动房认证设计师揣雨,详细介绍了德国能源署中德合作高能效建筑示范项目,分享了实践经验。她提到,中德双方在2018年签订中德低能耗建筑的合作下,目前节能建筑方面合作密切,但德国和中国在施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低能耗建筑在中国的多个城市已有试点,并通过建筑设计施工的细节图片,展示了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特点。她指出,德国的建筑设计施工非常注重细节。

 

在年会下半场的Workshop讨论环节中,嘉宾和与会者分为四组从不同主题开展讨论,现场氛围积极,最后各组在展示环节提出了多项主题建议。与会者和嘉宾们共同提出:在城市水资源管理领域,中德最大差异是在自然教育、水资源专业管理、以及水价等方面;在商业合作人才方面,总结了从个人语言能力,到企业管理者从跨文化适应力、资源人脉网络以及商业数据分析能力, 以及法律重要性、企业媒体宣传力和公关等方面的需要;在“绿色建筑的意义和难点”方面,提出了需要节约材料、周期降低对环境影响,在政策方面鼓励开发商投资绿色建筑,在施工方面需要行业标准,以及中国需要提高对于新能源的使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回答中德科研如何开展,大家提出了需要自我专业定位,明确方向,科研合作的“情报分析”,积极寻找基金合作比如洪堡基金等,以及相关专业协会增强信息获取。

会议最后,德中环能促进中心会长周旷昕博士,总结了本届年会,感谢了嘉宾分享和与会者的参与,以及协会理事们为年会的付出。他提及,中德合作的事态呈现出良好趋势,但也要看到合作与竞争并存。在中美贸易战下,中德将会在环境与能源方面有更多合作。最后他以一句德语总结了德中环能第七届年会:Wer alleine arbeitet, addiert. Wer zusammen arbeitet, multipliziert。(译文: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

据悉,年会的第二天,由德中环能组织的柏林EUREF园区参观活动,也得到与会者的积极响应。

Workshop主题讨论环节成果展示 

编辑:陈珊珊  肖  倩 

校正:张   瞳  赵丽智

摄影:刘   多  黄悦儿  樊铁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