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黄。刚入初冬的柏林,在濛濛细雨中迎来了来自慕尼黑、卡尔斯鲁厄、德累斯顿、科特布斯及柏林等地的环境-能源领域留德学者。11月13-14日,由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德中环能)主办,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支持的德中环能中心第三届 “环境-经济-创新” 主题年会于柏林顺利举行,60余位专家学者、留学生及企业人士齐聚一堂,共话绿色创新。

13日,德中环能组织与会者参观了宝马(BMW)德国唯一的摩托车生产基地。在专业工程师的引导下,详细观摩了最新的BMW电动摩托车以及传统内燃机摩托车生产线,并在eLounge 展厅畅想未来电动车发展之路,切身感受“德国制造”和科技创新的独特魅力。

年会1

年会2

14日,专业学术交流会于柏林工业大学的会议厅顺利举办。德中环能中心秘书长李卓颖女士采用中英双语主持此次会议,共设置了5个专场报告。

第一个报告由德中环能理事长周旷昕先生主讲。周理事长详细报告了德中环能在2015年的主要活动及其社会影响,总结了中德环保合作的热点和难点,并代表2015年春晖计划考察团报告了回国考察心得。在过去的一年里,德中环能以中德之间环境资源技术转移、研发合作和公益服务为工作重心,先后组织了教育部春晖计划“环境-能源”考察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及洪堡大学联合开展泥炭资源化利用项目研究,与国内磷肥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并提出新型污水处理解决方案,并组织了一系列参观德国企业的活动。

第二个报告由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特聘教授、德国环保公司技术总监Genthe博士主讲。Genthe博士详细介绍了德国新型污水处理监测设备BioMonitor模拟污水处理单位处理过程。通过污水处理单位直接获取污泥或者使用循环污泥系统,降解污水中的物质,测定此过程的耗氧量。使用参比反应器进行测试,分解有机物所需氧气含量可在最短3-4分钟内测定,比传统的BOD测量需要5天大大缩短了时间。同时他结合中德“长江上游水与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利用联合研究”项目,介绍了中德环保合作的热点。

年会3

第三个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洪堡学者薛冰博士主讲。薛冰博士结合其所领导的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研究组-研究成果,对有着“东方鲁尔”之称的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市铁西区的环境-经济系统开展多维解析,详细的诠释了环境科学、环境技术与环境政策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交互关系及作用,提出环境-经济研究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是在于服务现在,规划未来。此报告给予了在座听众很大启发。

年会4

第四个报告由来自哥廷根大学的法学博士生扶怡女士主讲。她结合湄公河地区的地理文化和政治背景为大家介绍湄公河水电开发的现状,同时系统分析了国际环境法与上述流域环境保护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所发挥的作用。

年会5

最后一个报告由柏林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的胡康博士生主讲。他结合欧盟重大水处理专项E4water,详细介绍了PVC厂工业污水处理回用的新技术方案,并提出如何通过模拟实现工业废水处理的仿真以及开展经济性评估。

年会6

会后,所有与会人员共进工作午餐,并与报告人进行了更多深入的互动和交流,为中德环保合作献策献计。环境科技创新,建立环境科技国际合作平台,吸引全球环境科技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力量。通过转让与消化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速度和效率,发挥专业领域、专业人才方面的优势,在中德环保领域定向研发合作将成为一个新亮点。

作者: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 石书娟